11月16日-17日,由中國高科技行業門戶維科網主辦的“2022 OFweek儲能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暨儲能行業年度頒獎典禮”在深圳隆重舉行。本次會議以“助力雙碳 儲能已來”為主題,匯聚了全國眾多新能源企業,共同探討產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。孚能科技作為新能源電池行業領軍企業受邀出席,在儲能行業年度頒獎典禮中,榮獲“年度卓越技術創新獎”。

當前,碳減排已成全球共識,中國在2020年正式提出了雙碳目標,風光作為技術成熟與安全可靠的清潔能源,成為國內推進的重點。儲能作為穩定清潔能源發電波動,提高系統消納能力的關鍵手段,將在政策的推動下與新能源發電系統配套,得到大規模的應用。從未來新型電力系統的全局角度考慮,儲能是不可或缺的“剛需”資產。

孚能科技作為全球清潔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先行者,2011年正式向國際豪華電動摩托車企業供應動力電池系統;2016年開始面向乘用車市場大規模出貨動力電池系統;2018年與戴姆勒奔馳戰略合作,開啟全球化征程;截止到2022年10月,已連續六年蟬聯三元軟包動力電池裝機量全國第一。

當前,碳減排已成全球共識,中國在2020年正式提出了雙碳目標,風光作為技術成熟與安全可靠的清潔能源,成為國內推進的重點。儲能作為穩定清潔能源發電波動,提高系統消納能力的關鍵手段,將在政策的推動下與新能源發電系統配套,得到大規模的應用。從未來新型電力系統的全局角度考慮,儲能是不可或缺的“剛需”資產。

孚能科技作為全球清潔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先行者,2011年正式向國際豪華電動摩托車企業供應動力電池系統;2016年開始面向乘用車市場大規模出貨動力電池系統;2018年與戴姆勒奔馳戰略合作,開啟全球化征程;截止到2022年10月,已連續六年蟬聯三元軟包動力電池裝機量全國第一。
憑借在電化學儲能的深厚技術積淀,孚能科技儲能事業部借助鋰離子電池具有儲能密度高、充放電效率高、響應速度快、產業鏈完整等優點,研發了多款性能優秀、長壽命、安全、穩定可靠的儲能產品。目前,孚能科技已與國家電網、中國鐵塔、中國大唐等企業在儲能領域建立了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。
2022年9月,孚能科技24GWh磷酸鐵鋰產能落地滇中新區。隨后,孚能科技與昆明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,就打造新能源電池產業集群及零碳產業園、儲能的運營與推廣等領域開展全方位的戰略合作。與國電電力云南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簽署合作框架協議,攜手在云南省、四川省、貴州省等地就風能發電、太陽能發電、新型儲能、虛擬電廠及新能源汽車服務等領域開展廣泛投資合作。
在未來,孚能科技將集自身優勢為園區綜合能源、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一體化服務。借助強大的研發和制造能力,迅速推動動力電池、儲能、系統集成等鋰電應用領域快速發展,并積極與新興領域的客戶進行深度合作提供解決方案。在風光電站或分布式發電領域,實現新能源與電網的協調運行和高效并網,推動集中式與分布式儲能協同發展;在新能源充放電設施建設方面,促進新能源發電與新能源汽車協同運行,推動新能源汽車充放電、換電業務快速擴大;在冷、熱、電、汽、水多種能源形態的基礎設施建設方面,加強多能協同綜合能源設施建設,保證能源運輸的靈活可控和經濟運行;同時,助推智慧城市建設,實現電力需求側管理和智能化,進一步推動能源消費智能化。
關于維科杯
“維科杯·OFweek 2022 儲能行業年度評選”,由OFweek攜手行業協會及權威專家對2022年儲能行業具有突出貢獻的優秀產品、技術及企業進行表彰,鼓勵更多企業投入技術創新,為行業輸送更多創新產品、前沿技術,引導行業良性快速發展。
2022年9月,孚能科技24GWh磷酸鐵鋰產能落地滇中新區。隨后,孚能科技與昆明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,就打造新能源電池產業集群及零碳產業園、儲能的運營與推廣等領域開展全方位的戰略合作。與國電電力云南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簽署合作框架協議,攜手在云南省、四川省、貴州省等地就風能發電、太陽能發電、新型儲能、虛擬電廠及新能源汽車服務等領域開展廣泛投資合作。
在未來,孚能科技將集自身優勢為園區綜合能源、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一體化服務。借助強大的研發和制造能力,迅速推動動力電池、儲能、系統集成等鋰電應用領域快速發展,并積極與新興領域的客戶進行深度合作提供解決方案。在風光電站或分布式發電領域,實現新能源與電網的協調運行和高效并網,推動集中式與分布式儲能協同發展;在新能源充放電設施建設方面,促進新能源發電與新能源汽車協同運行,推動新能源汽車充放電、換電業務快速擴大;在冷、熱、電、汽、水多種能源形態的基礎設施建設方面,加強多能協同綜合能源設施建設,保證能源運輸的靈活可控和經濟運行;同時,助推智慧城市建設,實現電力需求側管理和智能化,進一步推動能源消費智能化。
關于維科杯
“維科杯·OFweek 2022 儲能行業年度評選”,由OFweek攜手行業協會及權威專家對2022年儲能行業具有突出貢獻的優秀產品、技術及企業進行表彰,鼓勵更多企業投入技術創新,為行業輸送更多創新產品、前沿技術,引導行業良性快速發展。